排毒就是運動發汗,喝水排尿,吃膳食纖維排便。
關於發汗,泡澡,洗三溫暖都無法排毒的理由是因為這屬於消極排汗,只有積極發汗的方式才能順帶將毒素一併排出體外。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人體生理學,學習汗液的系統以及邏輯。
比起排便,喝水排毒的速度快。但腎因性心臟病患者以及腎病末期都無法喝水排毒,喝到水中毒更是荒唐。關於水量,因生活環境,工作內容…所需不依。加上各有見解,我們可以選擇做得到,又舒服的方式。
人體正常攝取量是一日2公升的液體,包含湯汁,咖啡等茶飲。
排毒是2.5公升的液體,盡量選擇清水。水必須分開喝,方有效。一次灌下500cc,沒有用。
食物,茶飲等的水分在腸道被吸收後,跟著血液與淋巴液一起運送營養,這時候也順道帶走細胞的毒物,一起來到腎臟過濾,一部分的水與營養被腎吸收,剩下的被腎當作尿排出體外。如果水分不足,腎為了吸收水分,不會選擇製尿排毒。
用尿排毒的時間,似乎因體質有所差距,但絕對比排便遠遠快了許多。
排便又比排尿,排毒的徹底。
當我們處於健康的狀態時,糞便的60%是水分,15〜20%是腸壁細胞的死骸,10〜15%是腸内細菌的死骸,5%是食物殘渣。
關於排毒,有些人建議抗氧能力強的食物,有人推薦膳食纖維多的食材。這篇分享我個人的排毒邏輯以及方式。
每天從排便的顏色確認膳食纖維的量是否足夠。
像香蕉一樣的軟度,顏色呈漂亮的淡黃色…膳食纖維是足夠的。
硬代表水分不足,深咖啡色代表膳食纖維不足。
我的排毒食物是,蛋白質跟膳食纖維。
人體擔任排毒的第一器官,肝臟。
肝臟需要蛋白質。尤其是動物性蛋白質。
我一直建議每天吃雞蛋,最好是平飼雞蛋,放牧雞蛋。主要是因為平飼雞與放牧雞吃的飼料相對健康。選擇平飼與放牧的飼養方式,一般都不會打抗生素,飼料也偏向自然,健康。
排毒角度的膳食纖維比例…
水溶性膳食纖維1: 非水溶性膳食纖維 2
水溶性膳食纖維:海藻類,水果,大豆,大麥。
非水溶性膳食纖維:蘑菇,牛蒡,地瓜等薯類,豆類,超市賣的蒟蒻。
蒟蒻本身是水溶性,但在製造成我們要吃的模樣時,添加了凝固劑,變成了非水溶性。
蔬菜的分類,比較複雜,必須另擇篇幅介紹。
水分不足是便秘的原因之一,大腸會吸收水分,糞便在腸道待的越久越乾,而水溶性膳食纖維有保水的特性,只要攝取量足夠,不用擔心被大腸吸收掉水分。
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在腸道裡會吸收水分,膨脹至數十倍,刺激腸壁,引發腸道蠕動。只要攝取量足夠,可以每日定期排便。
因此有時候吃太少,無法刺激腸道而造成便秘。
吃幾頓,排幾次。
一日一餐,自然一日排便一次,一天三餐的人,一天排便三次,方是最理想的排毒。
除非已經汞中毒等等…發生嚴重中毒症狀,否則我不會選擇日常生活中用西藥,中藥,草藥排毒。吃藥排毒,傷腎傷肝後…再吃藥養腎護肝? 本末倒置。
排毒角度,從護肝開始似乎沒有異議,網路上幾乎都是介紹對肝臟有利的食物,大家可以搜尋,挑自己喜歡的食材。我個人挑的食材會另擇篇幅分享。
肝臟需要蛋白質,排脂肪時需要,排毒時也需要。 → 減肥造成脂肪肝
關於排毒的定義,請看上一篇 → 養生的契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