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老師,除了油,可以寫一篇調味料的清單嗎?」
雖然這位媽媽不是為了防劫財,是為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寶貝兒女。給他們吃保健品小心翼翼的維護著,吃中藥吊著,沒想到13歳小小年紀腎臟功能已經降至同年齡的一半。
食品化學建立在有機化學上,加上微生物學。想理解添加物,從分析化學,食品衛生學,毒性學開始學習。
這篇文章是記錄目前我挑選調味料時會注意的幾個地方,或許隨著知識的增加,挑選調味料的角度會有所改變。
有機食品從什麼開始?
每天吃的食品。
一年吃一次的食品,傷害不大。用上ㄧ篇的方法,怒力排毒,就排掉了。每天吃的食品,毒素會累積在體內,傷害較大。
從米開始,米的農藥灑在稻穗上,因此吃白米不用太擔心農藥,吃玄米=糙米,要注意農藥。有機玄米,無農藥玄米都有蟲子問題,折衷方式便是減農藥玄米。
曾經蟲子多到我無從下手…後來發現在泡成發芽米的三天裡,能順手除去蟲子。
消化系統不好的人適合吃白米,若真的很想從米開始改善飲食,吃發芽米會比吃玄米好消化,容易吸收營養。若發芽米依然造成胃脹,消化不良等等胃不舒適情況,在腸胃修復以前,反倒是吃白米有利健康。
孩子跟老人家更適合比玄米好消化的發芽米。
發芽米就是玄米發芽的狀態,如以下照片那般。直接買發芽米相對方便許多,創業那十年我吃的是FANCL的發芽米。
若想自己製作,將玄米泡進37度左右的溫水,讓它發芽。
晚上睡覺不用換水,但白天每兩個小時記得換一次水,保持水的衛生,乾淨。
台灣天氣熱,兩三天就會發芽。

●醬油
原材料:有機大豆,有機小麥,食鹽。
我會挑很單純的材料製造而成。必須注意大豆跟小麥,是否基因改造。
我會避開的是,“好吃”的醬油。這些仔細看原材料居然有,大豆,脫脂大豆,黑豆或穀類等,食鹽,糖類,酒精,調味料等等添加物。
●藻鹽
鹽分海鹽與岩鹽,岩鹽來自以前是海洋,後來變成陸地。我料理用的鹽,一律選藻鹽。理由是含有藻類豐富的甜味與鮮味,還能幫助代謝脂質,對肝臟跟腎的傷害較小。
藻鹽的營養豐富,但不可能一次吃下100g,所以它再有營養也遠遠不及其他食品對我們的幫助大。
雖說藻鹽是日本最古老的製鹽方式,台灣也是海島,找一下應該也有,找不到也不用大費周章買。傳統的日曬粗鹽,也是好的。
鹽也需要挑製作方法,避開逆滲透膜的製作方式。這是為了穩定品質,確保衛生所採取的煉製方式,能將水中污染物質去除 90~99 % ,同時也去除了有機物質,次微米粒子,微生物等營養素。
●酒(清酒)
料理酒的添加物太多,我很早便改用清酒,也就是純米酒。“本釀造”聽起來很酷,但有添加物,酒精等。
之前有一瓶從台灣帶回來的紹興酒,用來煮中式料理。台灣純米酒也很容易購買。
●黒糖,黑砂糖
有機黒糖,無農藥黑糖價格昂貴,若用量不多,或許一般黑糖即可。黑糖口味很重,適合用於麵包,甜點。
未經過精煉的黑糖相較白砂糖營養價值高,但與其他食物相較,又遠遠不及。沒必要為了攝取營養而選擇黑糖。畢竟都是蔗糖,對人體有害無益。
我用有機黑砂糖的理由是,甜點裡的糖分驚人,一次60g,100g…,從一次大量攝取的觀點來看,我選有機。但價格是一般黑砂糖的10倍,若不從劫財角度出發,很難下得去手。
●甜菜糖
從甜菜提煉的甜菜糖,口味清淡,比起黑糖更適合用於料理,蛋糕這種甜點。甜菜有寡醣,是益生菌的糧食,能養腸道裡的益生菌。但又遠遠比不上從蔬菜直接攝取寡醣健康。甜菜糖最大的缺點是農藥。相較甘蔗提煉黑糖,甜菜能提煉的糖分有限,為了確保產量,甜菜的農藥下得很重。
●蜂蜜
這是最健康的糖。但近年來健康意識提高,為了確保產量,許多蜂農給蜜蜂餵抗生素,這沒有義務告知消費者,所以我們只能盡量挑選值得信賴的品牌。
蜂蜜也要注意原材料,避開由寡醣,糖漿煉製的產品。
只要不需要加熱的料理,我都盡量用蜂蜜。比如蘋果醋,義式醋油涼拌這種涼拌菜品。
我有一個蜂蜜布丁的食譜,不加熱,用餘溫做出來的布丁,不僅Q彈,口味佳。這食譜無數次分享給許多注重健康的媽媽們,獲得一致好評。
●醋
我用純米醋。
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醋,越是口味豐富,添加物越多。黑醋,我也挑純玄米的黑醋。台灣的黑醋是用高粱發酵,可以確認原材料是否有添加物。
柴米油鹽醬醋茶,居然沒有糖,現代人已經離不開糖了。這篇,糖寫的比較多。沒有言及茶品,我喝的茶,還真是多了去。阻止形成結石,膳食纖維,抗氧化…一週一壺,輪著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