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一第二次段考成績公布那天,教室格外安靜。
原本的座位表被導師收走,換成一張新的,貼在教室後方的公布欄。字體整齊,紅筆標註名次,像無聲的排序名冊。
從那天起,座位不再按學號編排,而是依成績高低依序往前排。
「前六名,坐中間前三排。七到十二名,靠窗。其他同學自由抽籤。」導師語氣平穩,像在宣讀一項自然規律。
陳芷晴站在榜單前,眼神沒有太多變化,只是嘴角勾了一下。她是第一名,作文滿分,數學也突破了自己最弱的邏輯題。她很清楚,這次,她終於超過了以謙。
宋以謙站在她右邊,一手捏著成績單,眉頭沒有皺,手卻一直摳著紙角。他笑笑地說:「我不過是一次失誤。」
後方的葉珮甄低聲念著名次,對上自己的名字時小小吸了口氣。「第八。」她自言自語了一下。比想像中前面,但也剛好卡在窗邊的位置區——不上不下,剛好邊緣。
高承澤瞥了一眼榜單,沒說話,只嘟囔:「又是前三排,那不是跟老師眼神對到會死嗎?」
林子霖瞄了一眼,低到看不到自己的名字。他沒查成績,沒查座位表。他知道自己會坐哪裡,靠牆,靠後,不拖大家後腿就好。
周靜禾盯著那張榜單看很久,像要記下每一個人的名次。她沒笑,但眼神裡已有決定──這次沒進前十,下次不會再錯。
午後兩點,一間連鎖咖啡廳裡,六位媽媽圍著一張圓桌,各自點著低糖拿鐵、無糖美式、或一杯熱紅茶。
吳綺文穿著淺駝色針織衫與窄裙,手腕上是經年使用的石英錶,包包是百貨公司款式的中價位設計師品牌。她坐得筆直,一邊翻著學校網站,一邊淡淡說:「聽說這次數學題型變難,不少孩子退步了。」
「是啊,芷晴說第二大題好多人算錯。」蔡若萱穿一件簡約白襯衫搭米色長褲,妝容得體,唇色卻略重。她把手機放在桌上,畫面還停在線上作文班的介紹頁面,「我覺得現在作文才是關鍵,會表達的孩子更吃香。」
林慧珍今天穿了整套深藍色針織套裝,項鍊是一條低調的珍珠鏈。她沒接話,只淡淡抿口咖啡:「但還是要看分數。作文再好,數學沒上來,也進不了第一志願。」
徐雅惠穿得比較休閒,一件雪紡上衣搭牛仔褲,卻特別把鞋擦得發亮。她笑著說:「我們家成澤這次還能維持前十二,我已經很感恩了,慢慢進步就好……只要不要掉下來。」
「這樣就不錯啦。」陳麗娟說話總是快,穿著合身剪裁的套裝裙,卻有點舊。她用吸管攪動紅茶,一邊說:「佩甄這次第八,我也沒說什麼啦,還可以接受……」但語尾還是壓不住那點期望。
「第八不錯了。」洪秋蓉穿著T-shirt配一件舊牛仔外套,鞋子是運動品牌的折扣款,她笑得有點不好意思:「我們家子霖……唉,不說了。他體育分高啦,成績只要能過,我就先偷笑了。」
「妳也不能太放心。」林慧珍語氣還是平淡,「體育保送也不是保險,要出狀況太容易。」
「我哪敢啊。」洪秋蓉連忙擺手,「我現在只求他數學不要補考,先讓我喘口氣。」
桌上的咖啡越喝越涼,語氣越來越淡,笑容越來越收。每個人都說「還好」、「不敢期望」,可誰的心裡不是在盤算?
等時間快到了,她們不約而同站起身,收包、補妝、點頭笑。
她們不是閨密,也不是對手。只是剛好生了同一年的孩子,如今大家也上同一所國中,剛好都在等下午三點二十分的放學。
放學鐘聲響起,六個人幾乎同時背起書包,彼此眼神一對,沒有說明,但方向一致。便利商店就在學校對面,穿過斑馬線,有冷氣、有零食、有一台半老不舊的電玩機。
葉珮甄一進門就走向飲料櫃,拉出一瓶蜂蜜綠。高承澤跟著她後面,順手拿了包大波露鹽味洋芋片,邊拆邊說:「誰先玩?我上次分數還卡在三關。」
「我先。」林子霖已經站在機台前,手指在按鍵上暖身,語氣中帶著志在必得的鬥志。
「不公平,他上次打最久。」周靜禾雖然嘴上抗議,卻還是安靜地坐到窗邊位子上,一邊吸果凍條一邊盯著螢幕。
宋以謙沒買東西,只拿了一瓶水,站在一旁,看著遊戲畫面,眼神難得輕鬆。他那張成績單還放在外套口袋裡,皺了一角。
陳芷晴遲了幾步走進來,手上還拿著補習班的講義,沒說話,但靠近以謙站著,也沒走開。
林子霖的角色通過第一關,大家都拍手,便利商店裡的背景音樂和遊戲音效交錯成一種熟悉的吵鬧。
他們跟小學時一樣,聚在一起等父母接送。只不過此刻的他們並不知道,這樣的放學後只剩沒幾次了。
週三晚上,吃過飯後,宋以謙換上外套,把補習講義裝進書包,動作小心又熟練。
吳綺文從廚房走出來,擦乾手,語氣平穩地問:「功課都帶上了?」
「帶了。」以謙背起包包。
她看著他拉好拉鍊,才輕聲補了一句:「你記得,這件事不用跟同學講。」
他頓了一下,轉身看她:「為什麼?」
「雖然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,但沒必要四處廣播,更不要給別人壓力。媽媽可不想被人貼上虎媽的標籤。」她走向書桌,收拾他的錯題本,一邊說,「媽媽也不是因為你這次被芷晴超越才讓你補習。」
以謙沒吭聲。
「你要記住,你不是為了超越誰去補習。」她抬頭看他,眼神清楚堅定,「你是為了保持成績。」
他點點頭,沒有反駁。但那句話在心裡悶了一整晚。
保持位置,不超越,不掉下。說的好像他從來不是在奔跑,只是在原地不斷防守。
若找不到介紹人結識丹楓,請在社團多多交流。
→臉書社團
本文中使用的該字號為虛構字號,故事情節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