→ 一人企業 上
創業那11年,助人成立一人企業,沒有一千也有八百。開始這件事的理由是…
企業選擇擴張的原因,不外乎通貨膨脹,投資者的要求,客戶流失,領袖的自我意識。
若你是創始者,或許一開始便應該思考你想擁有的是什麼樣的生活,創業在生活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。若是追求名利,創業初始階段便要朝那個方向籌備,若跟我一樣,不追求社會聲望,完全可以維持小規模的一人企業。
首先從上述的四個角度思考問題,關於通貨膨脹,這容易導致原料和租金都在漲價。如果你不事先處理,利潤就會受損。一般解決方法就是抬高售價。
其次投資者的要求。若你拿到投資,先别急著開心,這錢絕不是白送的。如果一家投資公司今天注資一億,基本上會期待這筆本金在數年內翻三倍。為達成這個目標,你的公司勢必得增長,在這追求利益的過程中,可能必須去做很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,甚至完全違背創業初衷。
投資者追求的本金回報,這些決策不一定有利於你的終端客戶。外來的資金注入會讓你失去控制權,甚至無法維持簡單的經營能力。
全球最大最著名的創業投資公司之一Y Combinator 的 創始人保羅・格雷厄姆提醒過創業家們,大筆資金的突然湧入,會讓原本充滿活力以及創造力的團隊,瞬間變成兵無鬥志的軍隊。這種只聽號令的變化,或許很好,也有可能毀掉團隊優勢。
最後的客戶流失。任何服務以及產品都難以避免客戶的流失,企業為了維持盈利,就要開拓新客戶。而大部份企業更有意願去挖掘新客戶,而不願意去留住老客戶。但各種調查顯示,開拓一個新客戶的成本,往往是留住一個老客戶的5倍 。
當年的湘北也犯了這個企業通病,若不是即時成立客服部門,應該撐不過後面的太谷事件。
「早安,丹楓。今天這麼早?」黑子跟我搭同一班電梯進公司,上次英雄救美後,黑子對我熱情許多。
「送兒子上托兒所後順道過來,離上班時間還有兩個鐘頭,我可以先準備資料。」
「妳第一次8點進公司吧!等等別嚇到了。」黑子話剛落地,電梯門一開,便聽到雷聲般的吆喝。
公司入口處擠滿了青少年,男男女女,成雙成對,乍看不下百餘人。眾人視線的終點是有潘安再世之稱的南烈君,他站在辦公桌上,高聲吶喊著,
「想不想吃肉?」
「想!」
「要不要開名車,住豪宅?」
「要!」
「可不可以泡搭檔?」
「不可以!」台下哄然大笑。
「今天衝1,000台!行不行?」
「行!」
看來我撞上第二批陣前大會。
銷售一部的光部隊,總共有5位成員,領隊是最年長26歲的北野,其他成員是南烈,藤真,岸本、板倉。
銷售手段是,由他們尋找大型商場,書店等人潮聚集的地方,租下辦活動的場地。活動的企劃案由隊員們自行策劃。想獲得商場的同意,首先企劃案必須適合商場的受眾群體,最好能幫商場吸引目標族群以外的路人。
一般商場活動設定在週末,假日。在日本親筆簽名不具法律效力,唯獨親自蓋章契約才能生效,因此銷售員想方設法讓客戶回家取印章,而沒有蓋上印章的契約,被視為不完整文件,不算業績。但只要文件帶回公司,將由文書部門追蹤,很高機率能完成合同。
看到銷售員手上的旗幟印著蔦屋的商標,看來今天是與蔦屋書店合作,場地佈置一般由銷售員臨時發揮。仔細一瞧,銷售部隊的精英名将悉數在此。看來,江戶又要跟南實里吵翻天了。
南烈君向來話不多,基本上全公司的女生都跟他話不多,因為南烈君身邊總跟著管理部的南實里。
南實里25歲,身高一米五五,皮膚有點黑,眉毛又濃又黑,總是迷你裙套裝打扮,是一個不起眼的平凡女孩,在公司裡與男人為友,與女人為敵的奇怪做派。但深受流川部長的喜愛,透過這一層關係,南實里握有管理部門的實權,而這個管理部,則是面試,培訓兼管理線下銷售員的部門,全國數萬人,光是總部就有上萬人。
南實里鍾愛南烈君,連剛進公司的丹楓都看的一清二楚。南烈君確實五官精緻,潘安之貌,能理解南實里怕被搶走的心態,但名目張膽與南烈君曖昧,確實不大妥。
「南烈君是我的男人,誰也不准碰!」彷彿帶著喇叭四處宣染。
曾經一位女大學生跟南烈君示好,便被南實里假公濟私派遣到鳥不生蛋的場子,這對銷售員而言嚴重影響收入。銷售員的日薪8,000~14,000,一張合同獎金是1,000~5,000圓,人潮直接影響業績。
銷售員大多是大學生,又或者是不到30歲的青年。丹楓穿越這群熱血沸騰的青少年,往公司最角落逃生門前的庶務部避難。這時候的庶務部也是一人部門,佐佐岡一個人掌管全公司的電腦,桌椅,燈泡,衛生紙,車隊。丹楓對他傾佩不已,此刻的丹楓尚不知道接下來無數的夜晚,居然會跑到他這兒睡覺,吃泡麵,與佐佐岡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。
一轉角便撞上藤真公子的背,「對不起。」
「丹楓,妳沒事吧?」藤真公子一手扶住丹楓,一手輕柔我的額頭,深怕被撞壞。
這舉動讓我一震,很快的藤真公子發現他逾越了,馬上收回手,「對不起。」
沒想到藤真公子居然認識我。在公司的最角落開陣前大會,很符合貌似與世無爭的他。向來溫文爾雅,如玉般清逸脫俗的藤真公子,他開會果然如他這個人一般,好安靜。
一人企業真正的意思是,將成本降到最低的經營模式。創業的11年裡,不斷幫員工成立一人企業,授人以漁的同時,授人以魚。
本文中使用的該字號為虛構字號,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。
→ 一人企業 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