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他是愛迪生
他是愛迪生

 我是六十干支裡排行23的“丙戌”=狄更笙,31歲真材實料的電機才子,也是夏藍海的合夥人。在“籃球夢”裡是男二。

 小時候跟母親說日文跟父親講中文,因為媽媽是京都祇園的名牌藝伎。相簿裡的媽媽帶著假髮髻,身著黑底櫻花圖騰和服,系著用金絲刺繡的矢量花紋腰帶,腳上穿著桐舟形草履,這一身行頭還在母親的衣櫃裡,實物真的很美。

 母親臉上是一片麵粉白,抹上朱色的眼影與眼線,聽說這是因為日本江戶時期夜晚使用蠟燭,燭光下塗白的臉顯得更美,朱色化妝品在當時屬於奢侈品,這樣的妝容是美艷與貴氣的象徵,背後脖子只露出M字型的肌膚,其餘也是一片麵粉白,據說是性感的象徵。更笙小時候害怕極了,現在看起來卻覺得母親美極了。

 想成為藝伎必需學習三味線,她們自小苦練,除了高超的琴藝、還必須能歌善舞,茶道花道也是必備技能。“伎”是竭盡所能之意,以技藝帶給客人快樂時光,跟游女不同是一種賣藝不賣身的概念。必需習得一身本領之外,待人處事的睿智絕不能少,尤其是頭牌藝伎面對的都是達官貴人。

 母親偶而會換上一身藝伎盛裝彈三味線,煮茶,插花等等這是與母親最美的童年回憶。

 當更笙還是小女孩狄澪音時的記憶,國小作文題目“我的父親”更笙這麼寫「我對他的長相不太清楚,因為我不常見到他。」自那之後父親便開始正常回家。

 長大後每次聊到父親夜不歸宿這件事,母親總開玩笑說「爸爸就是能力不足才老要加班。」原來那段日子父親在公司剛升職,帶領團隊沒日沒夜的研發,所以不著家。

 某次父親休假在家,小更笙趴在父親大腿上,眼睛望著父親手中的相簿「那爸爸你怎麼認識這麼厲害的媽媽?」 

 「在冰果室搭訕來的。」父親伸手順梳小更笙烏黑濃密的長髮,一本正經悄悄告訴她。

 「吃刨冰!什麼是搭訕?」小更笙充滿好奇的眼光接著問。

 「就是第一次看到媽媽,就喜歡她喜歡的不得了,想方設法認識她。」父親笑著搖晃小更笙的頭,把剛梳好的頭髮又弄亂了。

 「就像麥當勞嗎?」小更笙把頭髮甩一邊,不耐煩的弄著這一頭長髮。「我不喜歡長頭髮。」

 「哈哈哈!就像麥當勞。」父親仰頭大笑,然後用無比溫柔的語氣說「不喜歡就剪吧。」

 「YEH!」小更笙歡呼,在沙發上蹦了起來。「我可以剪頭髮嘍!?」

 「澪音下來!」母親從廚房走出來叱責9歲的小更笙。「誰說妳可以剪掉頭髮!?」

 「爸爸說我不喜歡可以剪掉,長髮真的很不方便,還浪費洗髮精,吹頭髮時又耗電。重點是每天早晚弄這個頭很浪費時間,一天浪費一小時,一年浪費365天,一輩子….浪費….」小更笙的黑眼珠滑來滑去一副古靈精怪模樣,理直氣壯反駁母親後轉頭用充滿祈求的表情看著父親“一輩子有多長?”。

 「妳又何必強迫她留長髮呢?」父親對小更笙眨眨眼,示意看爸爸的!

 「妳明明知道她喜歡運動,長髮是累贅,還強迫她留長髮。」父親走過去擁抱母親,眼看就要親下去,被母親用巴掌擋了回去「看著呢!」

 小更笙連忙用手嗚住雙眼「我沒看見,我沒看見,你們繼續。」

 「父女倆沒個正經,女孩子就是要留長頭髮才可愛,誰敢剪,誰就沒飯吃。」母親手握鍋鏟對更笙父女下達封殺令。

 母親說完又進廚房炒菜,父親攤開雙手一臉無奈表情坐回沙發,小更笙趕緊又爬回父親腿上追著問「然後呢?」

 「爸爸走進冰室便一眼瞧見漂亮媽媽,故意湊到媽媽那一桌,一坐下才發現原來媽媽是日本人,爸爸這下慌了正想打退堂鼓,媽媽說話了“不好意思,弄髒了,我馬上擦。“…」

「原來媽媽會說中文!」小更笙興奮的接話「然後呢?然後呢?」從未聽過這段往事,自然好奇的不得了。「媽媽的聲音好聽極了。小鳥依人的語氣跟現在武則天霸權完全不同,溫柔極了。」父親突然降低聲量,生怕被廚房裡的母親聽見。

 「從聊天得知媽媽是自由行的背包客,這在當時是非常勇敢的挑戰喔!」父親有意還是無意提高聲量,這下廚房裡的母親也聽見了「然後妳爸爸自告奮勇當導遊。」母親端了父親最愛的日式家庭料理馬鈴薯燉肉上桌「去洗手,準備吃飯了。」

 小更笙與父親進了浴室洗手「爸爸,那媽媽吃完冰就住在台灣了?就變成我媽媽了?」父親對小更笙眨眨眼「哪有這麼順利,她變成妳媽媽之前可是讓爸爸煞費苦心。」

 「什麼是煞費苦心?媽媽那個時候就愛吃苦瓜啦!」小更笙吐了吐舌頭,鬼臉模樣被從廚房走出來的母親瞧見「澪音,女孩子要端莊雅正,再被媽媽發現不正經就罰吃苦瓜。」

 父親拉開餐桌椅讓小更笙入坐「小公主,請~。」然後繞到母親的位子再幫母親拉開椅子讓她入坐「白雪公主,請~。」最後自己也入席「公主們,請用餐~」雖然很普通的一幕但在更笙童年卻是很寶貴的時光。

 更笙上國中後父親便離職創業了,與此同時母親開始外出工作解決父親的後顧之憂,這是母親支持父親創業的方式,妙的是父親居然比母親還早回家「澪音,回來了,陪爸爸聊天?打球?」不然便是陪他跑科技展覽,幻想中的創業家應該是沒日沒夜的工作,怎麼自己的父親這麼閒。

 在一次陪同父親逛科技展覽時一位叔叔跟父親說「最近提倡環保,我們的產品大多使用不符合環保政策的水銀,真是傷腦筋。」從這時候開始父親終於像個創業家,整天躲在研究室埋頭苦幹,研發取代水銀的技術。

 父親週末不再是帶著更笙去遊樂園,而是帶著更笙到夥伴們家去串門子,他們討論的話題更笙自然是聽不懂,卻很喜歡這種週末活動。

 「澪音,妳試試這個玩具。」叔叔拿著跟父親一起研發的遙控汽車讓更笙試玩,而被一群叔叔伯伯圍觀的更笙,剛開始超彆扭,後來倒也挺享受這種王子般的待遇。
 
 父親對於“家庭內的安全研發”特別有感情,所研發的零件全以此措施為課題。偶爾在家聽到母親被櫃子夾到手,立馬飛奔過去,用一秒鐘確認母親的手指是否有傷,再用一個鐘頭研究櫃子開關問題。

 或許這好奇心的延伸成就了研究熱忱,父親研發許多技術都成功申請專利,可惜這些專利未逢時機,7年燒掉500萬資金後還向親朋好友借錢增資到1,000萬,不到3年再度殆盡面臨危機。

 更笙上高中後父親的專利終於覓得伯樂,獲得美國玩具品牌3,000萬訂單解決公司財務危機,父親立馬將手上2棟房產抵押銀行貸款擴充工廠設備,再度增資到2,000萬。終於趕出第一批貨的晚上,沒想到遇上911恐怖攻擊事件,玩具用的零件全堆在倉庫,受母親所託跟著父親進倉庫的更笙,正愁該如何安慰父親,沒想到父親突然仰頭大笑「你們這麼優秀不怕沒人欣賞,明天開始幫你們找買家。」

 父親是說給更笙聽,還是說給眼前原本要成為玩具一部份卻沒成功的零件們聽,還是說給他自己聽,更笙不知道,但更笙發現父親真的很勇敢,很豁達。

 父親並沒有順利幫他的零件找到伯樂,為了賺錢只好拿著零件參加比賽,獎金雖然只有50萬但還是能解燃眉之急。

  天道酬勤,更笙18歲時國際龍頭微美企業找父親合作,一夜之間苦盡甘來,通過長達半年的測試,送樣,檢測,評估的驗證考驗,最終拿下每年2億大訂單。父親在台中建設了2000坪廠房擴大產能。

 更笙遺傳了父親的電機工程師優秀基因,也從父親身上學到必須熱愛工作。

     

 
 「哥,我真的是鬼迷心竅才會做出這麼泯滅良心的事情,我以後再也不敢偷賣公司產品了。您就放過我這一次。」準備升高一的暑假某日,更笙從書房門縫偷看到平時很疼自己的叔叔跪在地上,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不知道在說什麼。

 「好啦!起來吧!明天繼續上班,以後我們還是兄弟。」父親扶起叔叔,兩人抱在一起。叔叔的老婆跟孩子則在客廳對母親哭訴「我們對不起妳們…那個沒良心的怎麼能做出這種事情….」

 更笙從雙方的對話中推理出“叔叔將父親的專利偷偷賣給大陸工廠從中賺取暴利”。父親公司一直沒有賺到錢,說不定背後受這件事的影響不小。當晚更笙問父親「為什麼不吿叔叔或者讓他賠錢?」

 「爸爸認識叔叔很久了,他本性不壞只是一時財迷心竅,況且他知錯了,得饒人處且饒人。雖然所剩不多但也把私吞的錢拿出來了,再要他賠,只能讓他賣房子。」父親臉上有點無奈,但更多的是釋懷與原諒。

 「他還有房子!?那不會是贓款買的吧!?」更笙從椅子上跳了起來。「澪音,冷靜點,坐下。叔叔必須靠這種錢才能買得起房子,是爸爸沒有擔當害他跟著我吃苦。」這時候的更笙沒聽懂,但在十年後更笙領悟了今晚父親所說的每一句話。

 在另一個事件裡也能看出父親的為人敦厚篤實。父親在電子公司工作時期的一位同事比他早5年創業,在父親創業後的第五年那位伯伯不幸破產,結束工廠後找上父親想某份工作,其實父親當時尚未盈利卻收留了他們全家。伯伯當工程師,阿姨是行政人員,兩個兒子在工廠當技術人員。

 母親似乎也不介意父親這麼做,只知道拼了命也要守護父親的事業,而她能做的就是努力賺錢養家。或許因為忙著工作母親不再嘮叨要更笙留長髮,打自國中開始,更笙便剪了一頭帥氣短髮,也不再穿裙子了。

 更笙高中開學前一週母親來到房間「澪音,媽媽有事想跟妳討論,先別打遊戲。」母親關上房門在更笙床邊坐了下來。

 「媽媽想回日本京都工作,妳覺得呢?」ㄧ向獨裁的母親居然詢問更笙的意見「我還以為什麼大事,嚇死我了。」

 「妳沒聽懂嗎?還是妳真的認為媽媽回日本工作不是大事?」從小到大母親一貫作風是下達指令,從未詢問過更笙的意見,其實更笙不是沒意見,但每次事後回想分析,母親總是正確的,母親與父親有權追求自己的人生與夢想,一直以來母親看似獨裁其實是實踐她認同的人生教育“我們都是獨立的,我們都是自由的”。

 「我從未想過妳會離開我們,但若這是媽媽花了3年得到的最佳方案,我支持媽媽,如同我支持爸爸。」ㄧ個月前更笙偷聽到父母在書房的對話。

 「老公,我在台灣工作的薪水太少了,不如我回去京都工作,寄錢回來給你們。」看不到母親的臉,但從聲音聽得出來母親的堅定。

 「老婆,對不起,是我太沒有擔當了。」父親低頭看著桌上的設計圖稿。

 「誰說你沒擔當,是我能力太差,若我在台灣能像別人老婆一年賺500萬年薪,根本不用回日本工作。」換母親低頭呢喃。

 「當年是我讓妳放棄年薪3,000萬的工作,是我說要讓妳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,但我沒做到。」父親終於抬頭看坐在他對面的母親。

 「當年飄洋過海來找你是我的選擇,至今依然認為我選對了。這次這麼做是為了延伸我的愛,我能為你做的就是支持你,能為澪音做的就是成為好榜樣,支持自己的丈夫。」母親的聲音變得溫柔輕快。

 「但澪音怎麼辦?」父親似乎贊同母親的決定了。「我來跟她說,相信我們的女兒一路看過來,早已養成一顆堅強不畏懼困難的心了。」母親的話聽得更笙很是驕傲。

   偷偷溜回房間後,更笙開始想像沒有母親持家的生活,早餐到巷口賴阿姨的早餐店吃煎餃蛋餅,午餐到學生食堂買午餐,晚餐大不了吃便當或自己下廚…怎麼都是吃的問題?母親除了掌管三餐還有更重大意義才對呀!

 升上高中後一個月,母親飛往日本京都祇園工作,直到3年後父親親自將她迎接回家。

 高中第一堂作文課“我的父親”…「他是愛迪生。」

籃球夢系列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