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逆流而上
逆流而上

 一樣的春天,却不一定給予所有人相同的喜悦,因爲欣喜的程度取決於每個人過冬的方式。如果没有竭力對抗過嚴冬,就不能體會春天的温暖。

 希望你們讀到的一字一句,對一篇一景都能與我一樣有所感觸,熱愛生活,認真生活,用心享受每一天。

 最近接二連三碰到一些挫折,”發現天賦之旅”,”善巡環”的網站製作過程不是很順利。

 尋找熱情,培養才華,跨越不可能,激發天賦,尋找夥伴,將善意傳承下去。於我而言,完成這一連串的事情,相當於成就人生。

 我本以為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很簡單,如今發現挺難的。

 「即便想做一件事,並非所有人都像丹楓一樣不眠不休地學習,專注在這件事情上。」網站後台工程師季含光安慰我。

 「莫莫就跟我一樣呀!行動力非常強。」我賭氣頂嘴。

 其實我也心知肚明,這跟八字有很大關係。所以從不強人所難,人各有志。

 昨夜“善巡還”的一位富爸爸問我「路飛最近如何?」  

 “發現天賦之旅“第一個培養的人,秦路飛。他的進度約十分之一,不如預期,他的聰慧無庸置疑,或許電腦程式不是他熱情所在。現在季含光像媽一樣督促他,像爹一樣手把手教他。

 當我們需要他人督促才願意去做這件事,很明顯,這件事根本不是熱情所在。

 做事的目的可以是錢財,我絕不反對,但若放在善巡環,發現天賦之旅這兩個網站上,很難達到追求的目的,畢竟這是非營利組織。

 由於成長環境以及生活環境不同,薪酬臨界值每個人都不同,透過專家研究結果比較客觀的金額是,當年薪大約達到7.5萬美元,約220萬台幣,幸福感就會到達一個臨界值。一旦收入超越這個臨界值,幸福感受金錢影響的程度就會越來越小。

 因爲當我們第一階段的外在需求獲得滿足後,對同樣的金錢誘惑便不再那麼有吸引力。與此同時内在動力就會取而代之。我們更傾向於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,願意為此付出時間,追求更有意義的事情。

 日本PERSOL研究所對6,000名企業員工做調查,發現加班超過60個鐘頭後,反而幸福感會增加。雖然過度加班對健康有不良影響,但工作上的成就帶來心靈滿足,對公司不但不會心生怨言,反而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。

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說,只有當我們對某件事充滿好奇,有激情和使命感時,大腦才會激發愉悦性的神經物質,多巴胺,去甲腎上腺素,催產素等等,也由於這些神經化學物質使我們沉浸其中,積極付出,從而獲得快樂。

 反之,若我們對正在做的事情,無法感受到意義,自然不快樂,更不想付出時間。那麼,我們該如何找到事情的意義呢?

 → 後續從此進入 如何找到事情的意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