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。
孟子的意思是「我可以教你做事情的規矩規則,但是不能讓你直接靈活巧用善用。」
孟子提醒我們,光學習理論與知識還是不夠,必須靈活地運用這些能力。若想能成為高手,絕對需要勤加練習,不斷實踐過程中融會貫通。
於是昨日我又有了新想法,想闢出一塊地讓有心人種樹。這裡可以寫文章,可以畫圖,寫程式,上傳設計,食譜,攝影照片等等…甚至是寫日記。
在這個莊園裡尋找天賦,長成大樹後到善巡環找夥伴,找富爸爸。
我是一個容易焦慮的人,但這也說明我感知到時代的變遷,認知自己知識儲備以及知識水平不夠去理解這個新世界,我知道自己的匱乏。
即便現在無憂無慮,依然希望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大城市的辦公室裡,誰不加班?誰不努力?誰不辛苦?
據統計分析,越是一線城市的人,危機意識越強,倍感焦慮。若你已經找到焦慮的答案,清楚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,那你絕對是幸福的。
發現天賦之旅。
原書 ”Finding Your Element”
How to Discover Your Talents and Passions and Transform Your Life
日文版 ”才能を磨く”
無論你現在幾歲,只要
不知道自己的才華是什麼而感到焦慮。
不知道該選哪個科系。
不知道是否該上大學。
不喜歡現在的工作,但不知道何時該跳槽。
已過30歲,步入中高年了,認為該探討新人生方向。
正處於失業,找工作中。
可以嘗試閱讀這本書,或者來到我這個莊園,種下你第一顆種子。
尋找自己的旅程,我們有兩個方向,一條是走往內心,一條走向外面的世界尋找機會。
理解自己,知道人生想做什麼,進而擁有生命的目的。我們身上都隱藏著熱情與才華,但這又是兩件事。
比如八字木多,代表木的磁場多,這是你的才華所在,卻不見得是你的喜歡,更不代表,能靠此維生。
天賦是才華與熱情的結合。因為喜歡所以堅忍有恆,因為有才華所以得心應手,這兩個交接處,便是天賦。
「發現天賦之旅」這本書主要是幫助我們了解天賦到底是什麼,該如何發現自身的天賦,以及如何運用。
作者 ” 肯・羅賓森 “ 従事12年的大學教授後,展開經歷豐富的顧問人生,「學校教育正扼殺創造力」這篇演講是TED系列點閱率排行第一名。
羅賓森上一部「讓天賦發光」是暢銷全球的經典,內容著重理論。而「發現天賦之旅」屬於實踐指南針書籍。
華人有句話比喻天賦「老天爺賞飯吃」,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尋找這碗飯。
發現天賦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,無論是來批八字的顧客,還是教練課的學生,大多數的人都無法確認自己的天賦在哪。
即便運用命理探索,也是孤獨又漫長的過程,這過程中我們要不斷自我審視、然後從蛛絲馬跡中發現,最終也只是模糊地確定自己有某方面的天賦。

”發現天賦之旅”第七章,理解現狀。
將白紙畫上十,分成4個區域,左上角寫下「優勢」,右上角「弱勢」,左下角「機會」,右下角「困難」。
這也是,一般我們使用的自我分析表格。上面是我們的資質與特徵,下面是我們所處的環境。
首先,在上面兩格用黑筆寫進我們的“才能”中「特別強項」跟「特別弱勢」。
再用紅筆寫進關於“熱愛”的「特別強項」跟「特別弱勢」。
再用藍筆寫進關於“態度”的「特別強項」跟「特別弱勢」。
熱情跟天賦雖然是兩件事,但熱情是一種能量,它来源於我們内部的動機。
紙的下方寫進「機會」「困難」的清單。
比如:你現在幾歲?肩負何種責任?經濟責任?……
然後是「障礙」清單,最後是「檢討」。
為了解決障礙,是否需要增加處理時間?還是加強練習?
這是非常有效的自我分析,但需要長期練習。
若與丹楓有緣無份,那請你們在付諸行動前一定要實行「想象訓練」。
換工作,換環境,換老婆,換老公都一樣。日後的情感處理,態度上都更勝一籌。
做個對生活知足的人吧!只有知足,才能幸福。
做個對事業貪婪的人吧!唯有貪婪,才能生存。
這並不矛盾,就看我們如何吸收融合了。
天賦便是,發掘,不斷激活,將之釋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