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丹楓,我真的受夠了!我要離職。」這霸氣開場白是今年第二次來找我的暮楚。
去年已告知暮楚,現在不是離職的好時機,衝動只會越來越糟。今年讓她自我反省,忍辱負重拍馬屁。但她就是做不到,想盡辦法說服她自己“跳槽“這個選擇是對的。
「手中的蛋還沒捂熱呢!」我忍不住挖苦剛跳槽的暮楚。
「妳說過,即便換了,新公司會因為跟我所期待的不一樣,而再換一次工作…。」暮楚在電話的另一頭辯解。
40歲的暮楚,八字是身弱傷官格。這種格局,適合專業技術,不宜一般行政工作,尤其是在企業裡的上班族。
暮楚這前半生,已經跳槽12次,其中轉換跑道4次,目前月薪35,000台幣。若非富家千金,單靠這薄弱薪資在台北還真不易生存。
遠在與暮楚29歲結緣時,便建議她學門專業技術,可惜她沒能執行。
29〜38歲是暮楚這一生最好的大運,這期間她最高月薪是6萬台幣,聽起來很普遍的月薪,但這期間家族企業被收購,她分到了家產。
當初我建議她投資自己,無論是出國留學拿專業文憑還是學一門專業技術,都是對她最大幫助。還特地講了個故事。
有個年輕人婚前有一筆積蓄,他給未婚妻兩個選擇「用這筆錢買個小房子,或者讓我去學習投資。以後有機會再買房。」這個未婚妻回答「我選第二個。」她放棄置產,選擇讓未婚夫學習金融以及創業。
所以他們婚後租了兩房一廳,隔年生了個女兒,依然住在租金175美元的租房裡。婚後第四年,青年學習成果湊效,成為投資公司的合夥人。第六年,青年買了一套很普通的房子。結婚10周年,青年賺到了第一桶金,100萬美元。但他不打算換套大房子,跟妻子商量後,他們決定投入事業以及投資。
2017年,當年的青年,他的淨資產達到734億美元。
這青年就是巴菲特。大家都知道巴菲特一生中有三個人幫助他創造財富,其實真正造就巴菲特的是他老婆蘇珊。若當初蘇珊選擇買房,就沒有今日的巴菲特。
即便是巴菲特,也需要10年的學習,方能有所發展,一飛沖天。
一套房子可以消滅一個夢想,扼殺一個巴菲特。
除了商業書籍,許多勵志書也會引用巴菲特的故事。這本”拆掉思維裡的牆;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“,作者古典是華人,卻能跳脫置產的迷思,讓人欽佩,建議30歲以下青年閱讀。
回到暮楚的故事,可惜暮楚還是聽了姊姊朝秦的話,將全部現金拿來置產。
姊姊朝秦只是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家庭主婦,所以也不能怪朝秦,暮楚八字食神傷官非常重,那是她的致命傷。有這樣的八字,自然有這樣人圍繞,進而產生這樣的思維,做出這樣的決策,最終遵循八字的人生。
暮楚的工作之所以越換越糟,是因為毫無計畫,每一次換工作不是因為人際關係,便是嫌棄薪水少。以去年跳槽事件來說,同事離職,導致加班時數增加,雖然有加班費,但越做越不開心。
但為何薪水越跳越少?
暮楚尚來不及培養專業技能便想換工作,而理由永遠出自她個人觀感,照她的喜好決定,與企業發展無關。
從命理角度是,暮楚39〜48歲,步入人生最低谷十年。八字裡的食神,傷官透過大運再來強加一把,身上多了十倍的傷官。這個十年會因健康問題,人際關係問題而不斷換工作。
日後暮楚必須變賣房子維生。
置產與投資不動產是兩碼子事,暮楚的狀況屬於置產,不會成為投資不動產。
置產應該在最好的大運走完之後。
好的大運裡應當投資自己,累積足夠的實力與財富,當無法有更好的發展後,才將錢財拿來置產。而不是在年紀輕輕該奮鬥這個時間點用房貸來強迫自己存錢。背負一個毫無產值的房子。
八字身弱,食神傷官重,基本上有理想,能言善道,但不具備相對的行動力。
跳槽失敗最大的原因,除了衝動,還有不客觀。
暮楚便是不客觀的流年。
“人類簡史”這本經典書籍裡提到,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的優勢,是我們能建立所有人都相信的現實。這些現實不依賴客觀現實,也不取決於某些人的主觀現實,而是建立在集體信仰的基礎上。
比如,貨幣。
貨幣是全世界的信仰,而企業文化則是企業裡員工們的信仰。
身為老闆自然必須打造有效的企業文化來帶領團隊,吸引人才加入,這是老闆視角。
而員工計畫跳槽時,關注企業文化是必然,其實更應該注重團隊經歷。所以你要打聽的是,這家公司是如何打造優秀的團隊,而你將加入哪個團隊。
只關注企業文化容易跳槽失敗。
成功的跳槽必是有規劃,不是流年走到”想跳槽“的磁場,即匆匆跳槽。事先花一兩年時間計畫跳槽,一點也不久。必備的能力,若能在一年內準備好,已屬相當有實力的跳槽。
準備好後,可以閱讀 → 面試要會講故事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