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重午水
重午水

  三時以斷黃梅雨。指的是夏至15天後,正是節氣小署,中原地區步入梅雨季,梅雨的梅是借用梅子黄熟之物候。唐太宗有首詩,和風吹綠野,梅雨灑芳田。看來梅雨有上千年歷史。

  中西醫一致認為環境會影響身體健康,所以此刻我們得除濕。居住環境保持清爽,身體也必須忌甜食除濕氣。

  宋代歲時廣記。端午換夏衣,今年6月10日是端午節。往年大阪約6月5日左右芒種進入梅雨季,今年預報說中旬15日方步入梅雨季節。晚了十天。10日的端午大阪或許還很涼爽,尚未換夏衣。

  上個月5月5日立夏至今一個月,不知道大家的體重變化如何?

  古代南方在立夏跟立秋有“秤人”的習俗。這個秤人就是量體重。古人怎麼量體重呢?

  在村子裡架一個大木秤,男女老少依序在眾目睽睽之下,蹲到竹籃裡。

  如果胖到把繩子拉斷了,那真是尷尬極了。

  由於這個儀式勞師動眾,故人只在立夏跟立秋量體重,目的是看這期間體重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。想像一大家子一邊稱體重一邊七嘴八舌的討論燕瘦還是環肥…


  這季節南方濕熱,人們常眠食不服,因此稱為“蛀夏“,意思是人到了夏季,精神倦怠,食慾不振。蛀=疰。

  但在北方夏天來的比較晚,即便正午很曬,但早晚依然涼爽,無疰夏的症狀。也因此大家到了立秋依然胖著呢!


  這段時間陸續收到來自台灣的端午禮盒,還有油飯,超開心,謝謝大家。日本的端午節趨近男孩子的兒童節,在1948年政府取消農曆制時順便把端午節定在國曆五月五日。在那之前,據說當初發掘到一個標註五月午日的文物,因此以為端午是五月的第一個午日,原來是一場有趣的誤會。

  端午節起源於古代的楚地就是現在大陸的湖南,湖北地區。 這日其實是楚地的惡日,意思是糟糕的日子。

  主要是因為這時候的氣候又濕又熱,毒蟲毒蛇出沒,各種疾病,瘟疫也開始橫行。老百姓只好策劃一些活動來去除厄運,以及不好的東西, 想藉此轉運。日後這個節日才被賦予紀念屈原的意義,傳到現代,尤其在教科書上歌頌屈原的愛國情操,真正的惡日目的,反而被捨棄了。


  命理學裡有“重午”一說,端午節的午時,11點~13點,一年之中陽氣最重,此刻取的水可以除穢,轉運,淨身。台灣有句俗諺,「午時水飲一嘴,勝過補藥吃三年。」

  古代大家會去取井水,現代人則去山裡取乾淨的山泉、井水。玉師父每年都會到奈良山裡取能飲用的溫泉水,山泉水。

  上述提到在日本發掘到的古文物,或許就是用極陽水鑄造,特地標註五月午日。

  風水學也擅用這重午水,用來除煞,旺財,旺人丁等等。風水順序絕對是先除煞,有時候甚至得除煞數年,財氣才會入住。尤其理氣風水裡有陰煞,晦氣…這時候極陽水便是好方法。

  還記得剛學風水時,在陽台放臉盆等重午雨,今年可以在緣緣堂院子碰運氣。


  

  

 

, , ,

若找不到介紹人結識丹楓,請在社團多多交流。
臉書社團  

本文中使用的該字號為虛構字號,故事情節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