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焦慮與目標
焦慮與目標

  或許我們努力的背後不是需要,而是想要。

  昨日打破不再收徒弟的想法,收了新徒弟,司凌。


  客戶尊稱我一聲“老師”,文章裡是客戶,有緣人。

  企業家稱我“顧問”,我稱他老闆,因為我每個月領他的顧問費。

  教練課學生稱我“教練”,文章裡他們是學生。

  命理課學子稱我“師父”,日文=“師匠”,文章裡他們是徒弟,大徒弟,阿公徒弟,奸佞徒弟,小徒弟,兒子徒弟…等。 

  「師父,晚安。」
  「師父,早安。」司凌的請安。


  還是新徒弟可愛,那些老徒弟們早就不請安了。原來當初玉師父也是這種心態,難怪他特別寵我。 

  早期以為教學比批八字輕鬆,便輕易答應助玉師父成立命理學校,但自2015年秋末起,我便四處遊山玩水,到處批八字直到疫情爆發,我也不再到玉師父的算命館教學了。

  甚至為了阻止有人上門拜師,兩年前公開說「其實,我不喜歡教命理。」


  一般我會先看八字再決定是否要幫客戶批八字,何況是收為徒弟或學生。但,司凌是例外。

  因為她是第一個批八字,主動支付超時費用的人。

  當時司凌身上的現金不夠,承諾她回去後匯款。但99.9%的客戶都漠視約定好的30分鐘,更不會主動支付超時費用。

  向來事先收費的理由是,我不喜歡追債。因此從未追討過這些超時費用,當作客戶欠我的債務,又或者賣人情,更可以當成施與。從宗教輪迴角度,這些費用加上利息,應該足夠我來世花費。


  客戶不付超時費用是命理界常見的問題,聽一部分命理老師說20年前的追討方式是奪命連環Call,如今是LINE催命符,把我逗笑了。

  沒想到,司凌還真的主動匯款了。

  光是這品行,就讓我喜歡。


  但我也不是馬上答應她。

  「司凌,妳要先想清楚,為什麼要學命理。」


  任何學習都有意義,但要考慮清楚目的。


  焦慮性學習與目標性學習,是有差別的。

  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,我們都不斷面臨著問題。若覺得人生道路上沒有任何問題,還真是個好八字,無憂無慮便是好八字。

  面對問題時會產生焦慮,即便機會來臨,我們興奮之餘還是難免焦慮。

  因為焦慮,想找點東西學習?

  那麼你要想清楚自己缺乏什麼?

  焦慮跟目標最大區別是,焦慮是一種狀態,沒有方向,目標是有方向。

  
  比如,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,希望未來能成為行銷顧問,因此開始努力學寫程式,做網站。

  可能,你不滿意現在的薪資,希望能轉換跑道,破年薪三百萬,因此開始努力學英文。

  或者,你面臨30歲,40歲…卻因碌碌無為而感到焦慮想創業,因此開始學會計,做生意。


先思考幾個問題:

1.為什麼不喜歡現在的工作?做行銷顧問就不會發生嗎?

2.若做行銷顧問這個問題不會發生,寫程式真的是成為行銷顧問最好的方法嗎?

3.必須要會做網站,才能成為行銷顧問嗎?

4.想要的生活,想要達成的目標,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,行動的第一步,無法在當下工作跟生活裡實踐嗎?


  拿出筆記本,將問題寫下,再絞盡腦汁寫下答案。或許你會發現,現在努力學習的事物,跟你真正想要的生活…關係不大。


  因為,焦慮下的學習,並非你真正需要的技能,而是你最容易學得。


  釐清問題,到底是焦慮還是有目標。

  清晰地意識自己跟目標的差距,找到現下最適合的戰略。


  「老師,您挑徒弟是否有什麼特別條件,需要有慧根或者…。」司凌開口想拜師學藝,見我不回答,小心翼翼確認她是否配得上這個身份。

  「跟慧根無關,跟妳的目的有關。」於是我讓司凌想清楚。

  「我想了一年多,才提起勇氣…。」司凌真誠告白。


  「妳這預算,到其他命理老師那裡上課,可以上完初級班跟中級班。」我問司凌既然想學,怎麼不去找其他老師學習。

  「這些年,我四處尋訪…但就是沒遇到我認為有料,能說服我的老師,直到遇到您。」司凌還懂得貨比三家。

  「我的教學方式跟古代一樣喔!口傳。雖然我不喜歡教基礎,但基礎最重要。命理這一門,從師苦短,自修方長。日後是否能有成就,全憑妳自己的努力。」時隔九年我與司凌成為師徒。


  總之,司凌正面臨新的大運,這讓她真心想邁入這個世界,做出了選擇。


  昨夜想幫司凌取藝名,批了八字。一看讓我想到這句話…

  逢山開路,遇水疊橋。


  本想取名疊橋=諜喬。

  諜..適合她的個性。

  喬..出自幽谷,遷於喬木。適合她這八字。

  

  為什麼最終選司凌。自然是出自八字跟為師的期許。


  司凌跟小說籃球夢裏的夏藍海一樣,六十干支是壬午。教練課學生也有壬午,我與壬午還真緣深匪淺。

  

, , ,

若找不到介紹人結識丹楓,請在社團多多交流。
臉書社團  

本文中使用的該字號為虛構字號,故事情節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