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名字的忌諱
名字的忌諱

  之前寫了一篇關於取名字的藝術,今天寫寫忌諱。

  華人在取名上都知道不能跟長輩同字,避家諱。三聖人之堯,舜,禹也不得使用,這是出自不可犯上之春秋禮數,在姓名學裡有懷才不遇之現象。 

  以諱事神的傳統源自周代,周代天子或諸侯去世後,大臣們會在接班人的認可下,根據先人一生的功績取一個謚號,從此以後大家便以謚號稱呼去世的人,同時禁止提起在生時的名字。

  這個傳統不止存在於皇室貴族裡,一般老百姓去世後,名字也會成為忌諱。因為大家堅信往生者在鬼神世界裡繼續存在,而我們不可觸及那個世界。既然陰陽兩隔,晚輩就必須用另一種方式來侍奉長輩,把他們當做鬼神來侍奉,這就是祭祀的由來。

  祭祀的供品,雞鴨魚肉,油鹽醬醋一樣都不能少的理由是, 晚輩堅信這樣鬼神才能健康長壽。此刻,凡與鬼神相關的事物,包括供品都必須另取名字。

  禮記・曲禮下:凡祭宗廟之禮,牛曰一元大武,豕曰剛鬣,豚曰腯肥,羊曰柔毛,雞曰翰音,犬曰羹獻,雉曰疏趾,兔曰明視,脯曰尹祭,稿魚曰商祭,鮮魚曰脡祭,水曰清滌,酒曰清酌,黍曰薌合…

  剛鬣(ㄌ丨ㄝˋ),是祭祀時的豬。平時叫做豬,當豬成為供品時,必須稱為剛鬣。


  話說,今年2月5日上元節,我教本網站設計師莫莫夫妻倆祭祀方法,他們第一次挑時辰,用對方法祭祀。

  「丹楓,祖先真的來了!」莫莫夫妻倆興奮地跟我報告過程。

  網站架設師季含光也會行真正的祭祀典禮,在對的日子,時辰裡,做祭祀活動。


  其實,我本計劃在這個上元節教訂閱讀者如何真正的祭祀,結果是大家都知道的…在此便不翻舊帳了。明年,我若心情好,說不定會贈送訂閱讀者福利。


  關於稱號,除了有謚號,還有廟號,尊號。

  歷史走到秦始皇時代,建立皇帝制度,大家又認為臣子給皇帝取謚號相當於子議父、臣議君,簡直就是以下犯上,於是廢除謚號,改用尊號,自己稱始皇帝,接班人得稱二世皇帝,以此類推,三世四世,千世万世以至世世代代。只是大家沒想到才剛傳到二世皇帝,大秦帝国便走到盡頭。


  漢承秦制,漢朝基本上把秦朝的制度都拿來用了,唯獨這個在皇帝的稱呼上,漢朝恢復了周朝的謚號,甚至將商朝的廟號制度也給復活了。

  史記裡說,劉邦駕崩太子繼位,群臣一致認同劉邦的豐功偉業,給劉邦取了謚號,高皇帝。但從史記的小副標題“高祖本紀” 來看,劉邦在世時,已經有高祖之尊號。從這裡能得知,後人稱他為漢高帝是尊號,不是謚號。

  謚號的謚,右邊的益是增加的意思,其意便是給往生者再取一個名字。


  廟號顧名思義,是在宗廟祭祀時用的名号,起源於重視祭祀的殷商時期。比如,太祖高皇帝的“太祖”就是廟號。

  從商朝史料裡得知,並非所有君王都有廟號,只有少數顯勳績的君王才有資格獲得廟號,可見廟號象徵榮譽。

  儒家認為,祖有功而宗有德。這在稱謂上也有明確象徵性。開創一代王朝的人稱“祖”,這只能有一個。而接班人稱“宗”,可以無限量。

  喜歡歷史的讀者可以研究一下歷朝歷代皇帝的稱謂。很有趣。


  名字真的會影響人的運勢嗎?

  答案是,會。


  先不提命理角度,從科學角度也是會的。從商業角度來看名字的影響力,相信大家都知道,企業,商號,產品的名字很重要。這關乎心理學,因此上一篇,我不斷強調寓意的重要性。


  「丹楓,大家都好喜歡陳莫莫這個名字。謝謝妳。」

  莫這個字,當然對莫莫有運勢上的幫助,她的生意源自人脈,增加人脈有事半功倍之效。我取的肯定也有寓意,期許莫莫能克服個性上的缺點,學習內斂。

  「這個莫字是,莫逆之交的莫。」還記得當初莫莫誤以為是默默,因為我常讓她閉嘴。

  靈感源自莊子的大宗師,莫逆於心,遂相與為友。

  願我們能成為莫逆之交,同時也期待她能結交無數金蘭,豐富下半場的人生。


取名的學問

→ 臉書社團

尤其丹楓不接一般案子,若找不到介紹人結識丹楓,請在社團多多交流。

以下是E-mail訂閱,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