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被命運捉弄..劫財
被命運捉弄..劫財

  隱隱約約聽到轟隆轟隆電車經過的聲音,好喜歡這個來自外界的鬧鐘,我還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翻了個身,看到手機屏幕顯示著幾條未讀的訊息。揉揉眼睛,拿起手機,點開..

  「老師,我的枕邊人有兩個劫財!!如果我會被白蓮花吃掉,要提點我喔!」

  我們家有個可愛寶貝。

  看著這無厘頭的訊息,忍不住笑了出來。伸了個懶腰,起床沖咖啡。又是美好燦爛的一天。


 「各位鄉親父老,可是知道我父親的墓在哪兒?」

  集市的十字路口圍觀的人潮熙熙攘攘,路邊跪著一個高頭大馬的青年,旁邊還放著一具棺材。

  周遭人群交頭接耳「這小伙子怎麼帶著棺材跪在這兒?是沒錢下葬嗎?」一位年長的婦人一手提菜籃,一手牽著小女孩,擠到青年面前,擔憂地問道。

  「聽起來像是孤兒寡母,如今母親也走了。想將父母葬在一起。應該也是沒什麼錢,你看那棺材,好像挺舊的。」穿著藍色布衣的大鬍子搖了搖頭,語氣中帶著幾分憐憫。

  「挺孝順。但不對呀!兒子怎麼會不知道自己父親的墓在哪?難道從不祭拜父親?原來是不孝子啊!?」

  「好像也不是,剛聽他說,父親排行老三,但打自父親去世後,家中叔伯便將他們母子逐出家門,還從此不認他們。」

  「怎麼會呢?不認兄弟的遺孤,這家族也真是冷漠。」帶著圓頂帽的商人,搖頭感慨,同時掏了一些錢放到青年面前。

  「說起來,他父親叫叔梁,生前也是有點名聲的。怎麼兒子如今落得這種下場。」老者摸了摸白鬚,語氣中帶著一絲回憶。

  此刻一位老婦人從馬車走了下來,與跪在地上的青年道「我知道你父親葬在哪兒。」

  頓時人聲鼎沸,眾人紛紛表示願意提供幫助。這件事瞬間在鄉鎮傳得沸沸揚揚。與論逐漸高漲,青年的叔伯逼不得已只好讓青年認祖歸宗。


  別看九尺大個子仲尼外表敦厚,這齣戲可是他精心策劃,推動與論,利用人言可畏的力量逼迫族親認回他,他想要回的不僅僅是家產,還有貴族身份。


  仲尼生活的這個時代,身份是周天子為首,之下便是諸侯,也就是大諸侯。他們是周天子的親屬或重要的盟友,負責統治分封的地區。諸侯擁有較大的自治權,並且通常擁有自己的軍隊和地方行政機構。例如,魯國、齊國、燕國等都是諸侯國。

  諸侯之下是卿大夫,也就是高官貴族。在諸侯國中,他們協助諸侯管理地方事務。卿大夫通常來自於有權勢的家族,他們在政治和軍事上扮演重要角色。

  卿大夫之下是士,也就是小貴族。士是較低級的貴族或有影響力的地方官員,他們在地方上有一定的權威和聲望,但地位跟卿大夫相較,低很多。士通常負責具體的行政、司法和軍事事務。

  士的下面就是平民百姓。

  仲尼就是想要回這個士的身份。他痛恨賤民,自然不想當平民百姓。有了錢,他開始買書,讀書,彌補年幼沒有接受正規教育的遺憾。


  拿回士的身份後,某日仲尼聽到魯國的大貴族季孫氏要宴請讀書人,士家子弟。他也千里迢迢趕了過去,沒想到在門口被陽虎以他不是讀書人,更不是名士為由拒之門外。

  仲尼經過這一次打擊,奮發向上,努力學習貴族禮儀、六藝。當時這些士,大多是幫貴族打工維生,但收入有限,於是仲尼決定開補習班教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數這些貴族必學六藝賺錢。

  歷史上第一個補習班成立了。


  網路上有則仲尼收學費的笑話。

三十而立:繳三十兩者,只能站著能聽課。

四十而不惑:繳四十兩可以發問,直到你沒有疑問為止。

五十而知天命:繳五十兩者,可以知道明天小考命題的題目。

六十而耳順:繳六十兩者,考試時,老師可以在你耳邊提醒答案,直到考順手為止。

七十而從心所欲:繳七十兩者,上課要躺、要坐,或來、或不來上課,隨便你。 


  你應該知道仲尼是誰了吧?

  孔子。


  資料取自“史記・孔子世家”,但我介紹一本“匏瓜”,這是孔子將自己比喻成匏瓜,重看不重用而來。

  我不討厭孔子,甚至佩服孔子的商業頭腦,行銷能力,這種聰明才智讓人望塵莫及。他帶著商人腦袋卻一心想當官,導致老以為懷才不遇,這也讓我想笑。不過我們又何嘗不是老渴望得不到的事物呢!

  丹楓只是不喜歡政府,教育部用他們想要的方式給社會大眾洗腦,如今的孔子形象,早已脫離真實的他。

孔子的八字 公元前551年農曆8月27日申時

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時

主星是比肩,正財,◻︎◻︎,偏財

副星是偏印,劫財,傷官,比肩


  孔子的暴脾氣,看來是真的。雖然沒有他實際打架的史料,但孔子脾氣差的記載挺多。


  孔子是白蓮花?

  是的。


  正財與劫財的組合,標準白蓮花。

  偏財與比肩的組合,也是偽善者。


  孔子是江洋大盜?

  不是的。


  丹楓說過,八字的精髓在六十干支,十干,地支。十星只是性格。


  即便是白蓮花,也不耽誤孔子教學。反之,白蓮花的好形象帶來口碑有助他募集學生。

  兩顆財星,亦符合他想要回家產,開補習班賺錢的動機。

  孔子周遊列國避開真正的戰場南方,選擇貴族多的北方找工作,是偏印的功勞。北方貴族間的鬥毆,怎麼可以跟南方伍子胥被滅門的殘忍相比呢?惜命又愛財,就是往北方。

  孔子身上到處自相矛盾,明顯是傷官所引起。在教育上也具有矛盾性。

  比如有人想強調大眾化教育,可以用孔子的“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”的主張。

  然而,如果有人想要鼓吹精英教育,他同樣可以引用孔子罵學生的話。孔子有一個學生叫樊遲,他問孔子:「老師,種莊稼是怎麼回事?」

  孔子說:「你去問老農吧,我不如他們。」

  不久,樊遲又問孔子:「老師,怎麼種蔬菜?」

  孔子說:「你去問菜農吧,我不如他們。」

  樊遲剛一離開,孔子就罵道:「小人啊,小人啊!這個樊遲將來只能做個小人啊!」言語之中,不難看出孔子的挑剔,以及他對智慧與愚蠢的分界,顯示出他對精英教育的偏好。

  相信沒人敢說孔子模糊含混,從這裡可以看的出來,傷官起到作用。這種教學模式,偏印莫屬。

  在諸子百家裡,孔子的形象一直很差。比如,莊子筆下總是挖苦、戲弄孔子。例如,有一段描述讓一個強盜頭子與孔子辯論,結果把孔子說得落荒而逃,上車後甚至連韁繩都拉不住。

  韓非寫道,子貢閱讀商朝的法律,裡面提到,如果有人把灰倒在街上,一旦被發現就會被剁手。孔子卻說,這是真懂治國的道理,因為剁手是重刑,輕罪重刑可以嚇住百姓,降低犯罪率。

  把灰倒在街上就要被剁手..沒想到孔子主張嚴刑峻法,還這麼嚴,劫財星發作了?

  跟現代人將他捧成聖人形象相差十萬八千里。


  傷官落在那個位置..難怪他將自己比喻成匏瓜。


  在那個封建時代,一位私生子能夠獲得繼承人的地位,出色地完成工作,賺取豐厚的外快,並且不斷受到領導的讚賞,他已經很成功了。

  
  孔子不服輸的精神,影響他後半段的人生旅途,這得歸功劫財星。

  劫財確實個性強烈,很有自我主張,但在困境中的生存能力很好。八字組合好,他們會表現出積極進取,敢於冒險的性格,不單只是劫他人財,也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挑戰來獲得財富。


  順帶一提,孔子是儒學創始者,但現代儒家思想並非他創立,我們現在看到的是,經過兩千年來崇尚儒家的文人,世世代代修改而成。


, , , ,

若找不到介紹人結識丹楓,請在社團多多交流。
臉書社團  

本文中使用的該字號為虛構字號,故事情節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。

發佈留言